雲南省河口縣有一個名為“中國—東盟河口國際旅游文化景觀長廊”的項目,這個2011年2月完工的項目被當地譽為“邊境明珠”,總投資額為2.7億元。但在3年之後的2014年5月23日,該項目卻開始動工拆遷,拆遷補償費用保守估計要3億元左右,高於它的建設費用。
  東盟文化長廊的倒掉,不過是中國“短命建築死亡名單”里墨跡未乾的最新一筆。剛剛卸任的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曾表示,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,每年新建面積達20億平方米,使用了世界上40%的水泥、鋼筋,建築的平均壽命卻只能維持25~30年。而根據我國《民用建築設計通則》,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,一般性建築為50~100年。同時,另一組數據顯示,英國、法國、美國的建築統計平均使用壽命分別為132年、85年和80年。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,卻少有50年的建築,3年壽命的河口東盟文化長廊會不會成為常態,今後折騰建築的頻率會不會縮短到5年?
  報道引述當地知情人士的說法耐人尋味:文化長廊坐落在中越邊境紅河河堤上,因涉及國境界河,項目曾遭多名當地官員反對。儘管有反對聲,但它“經過政府特批”排難而上,項目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報備、審批。但建成後又很快決定拆除。如果當時河口主政官員民主決策,項目規劃時就傾聽民意,哪怕僅僅考慮採納體制內的反對聲音,文化長廊短命的悲劇就能避免。
  令人遺憾的是,有的官員和投資者急功近利的短視而投機,別說長遠發展,就連眼前利益也不顧,總投資2.7億元拆遷補償至少3億元,當地政府一來一回的折騰,錢打了水漂,是絕對虧本的買賣。然而,有沒有官員在這一建一拆中中飽私囊,虧了納稅人卻肥了自己?短命的文化長廊項目好比活生生的舉報信,除了追究相關官員的決策失誤外,還應徹查項目背後有沒有腐敗問題。
  限制官員一拍腦袋胡亂決策的良策,就是建立並落實政府議事決策規則,把傾聽民意納入科學決策、民主決策中,傾聽反對者的聲音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環節,而是必須經過的程序,沒有走這樣的程序,項目就不該被審批通過。通過法規制約官員的“一言堂”,其實就是把權力關進籠子里,打破“一把手”的權力格局。
  耗資幾億的建設項目更應該告別少數人或是個人決策,哪怕沒有一點私心,個人的智慧往往比不過集體的智慧,決策必須集體作出,對決策進行重大調整和變更,也需要領導班子的集體決定,這不僅可以讓決策更加科學合理,也有利於預防腐敗。如果把項目徵集意見的範圍擴大,讓更多公民參與到決策中來,也許犧牲了效率,但會讓諸如文化長廊項目拿不到準生證或者更長壽,避免了巨大損失。
  文/普嘉  (原標題:短命的文化長廊就是一封舉報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30icdrv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